首页 > 北戴河旅游 > 旅游资讯 > 宜昌洞穴旅游能否再成热点?
宜昌洞穴旅游能否再成热点?
https://www.lvyouwang.org 添加时间:2011-08-03 10:17:44 来源:我游网 点击次数:
    (三峡晚报) 宜昌拥有大片的喀斯特地貌,洞穴资源十分丰富,在宜昌2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已开发的洞穴景点39个。这其中,比较知名的有西陵峡口的三游洞、白马洞、龙泉洞,点军区的紫阳龙洞、车溪天龙云窟、车溪风洞、长阳的巴王洞、女神寨、灵泉洞,夷陵区的金狮洞、情人泉,宜都的古潮音洞等。纵观这些溶洞,从资源、区位、交通、生态等角度上还是有优越条件的,但由于开发与推广力度不一,这些洞穴景观发展前景不一。专家认为,宜昌洞穴景区知名度低、景点同质化、整体乏宣传、促销力度弱等不利于溶洞旅游的发展。
    宜昌洞穴旅游曾红红火火
    回眸上世纪80、90年代,每个人的记忆中总有一段关于 “观洞热”的记忆。过去,白马洞、三游洞每到假期都能迎来大量的游客。从事教育工作的王先生说,90年代他大学毕业分配到宜昌工作,一次老家同学前来探望,他们在星期天一同骑车前往白马洞旅游,那天游人如织的景象让他至今记忆深刻。“那个时期,是宜昌洞穴旅游最红火的时期,外地游客非常多!”从事旅游行业工作多年的黄女士告诉记者。
    但随着宜昌旅游景点的陆续开发,现如今“两坝一峡”、漂流成了宜昌旅游最主要的卖点,那些昔日盛名的洞穴多少有些 “守空闺”的失落。宜昌洞穴旅游由热转淡,究其原因,宜昌溶洞旅游普遍存在旅游产品单一的问题。游客基本上除了参观洞穴景观以外,就没有其它的内容了,旅游活动仅仅停留在“看一看”的层面。溶洞的旅游开发主要以观光旅游和科学考察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客源市场的发展。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仅以观赏性为主的溶洞型旅游地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将大打折扣。
    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梅龙认为,休闲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格局的变化,人们更多的是喜欢参与性强的项目,比如夏天的漂流、冬天的温泉等,而洞穴景观缺乏这一点。同时,洞穴本身的开发至关重要,包括辅助设施的完善。
    宜昌洞穴旅游要找新出路
    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王琼海认为,宜昌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深厚,地理条件优越,应该把溶洞旅游与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紧密结合起来,相互补充、相互融合,走“溶洞一生态一文化”模式,以满足旅游者深层次的需要。
    任何旅游产品都有一定的周期性,大众观光型溶洞旅游产品经历了20多年的开发,已经进入衰退期,产品吸引力下降。因此,设计新的溶洞旅游产品,从大众观光旅游到精细化体验旅游,是溶洞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他认为,宜昌洞穴应自身的资源优势,以洞穴观光为基础,考虑开发洞穴科学考察游、洞穴户外拓展游、洞穴文化体验游、洞穴休闲游、洞穴医疗游,让洞穴景观上升为升级体验型溶洞旅游产品。
    他分析,如今的洞穴景观再也不能单靠观赏洞中的景观为卖点了,只有增添游人与洞穴的互动,才能让洞穴旅游持续的受到人们的青睐。如恩施腾龙洞大型原生态实景舞台剧《夷水丽川》的成功实践经验,便利用了洞穴得天独厚的洞穴大厅和当地特有的文化,开发出特色舞蹈剧目,使得《夷水丽川》如今已成为腾龙洞中的点睛之笔;开发溶洞文化体验旅游,结合宜昌洞穴人文旅游资源优势,可设计主题性的文化体验项目,以满足旅游者求新奇、求休闲的需求。(本报记者 杜娟)

 

(发布于:北戴河旅游网)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